《昭玉》转载请注明来源:未来小说weilaixs.com
百年前,前燕朝末代皇帝听信谗言重用佞臣,各地豪强世家以清君侧的名义举兵而起,经历了一番混战之后,徐氏在今彦朝境内称帝,周氏在今魏朝境内称雄。
燕帝率残部逃到南方未开化之地,称为正统,却不改骄奢淫逸的作风,南方亦民怨四起。
南齐开国皇帝时为燕帝亲兵将领,率兵进入皇宫逼得燕帝禅位给其子愍帝,后又废掉愍帝,自立为皇。
魏彦曾想趁乱攻打南齐,却被天险所碍,难以成就,又担忧南齐的报复,于是订立和约休战,天下得到了一段休养生息的时间,各自国力逐渐增强。
南方多平原菏泽,在南齐开国皇帝的励精图治之下,从蛮荒之地变为三国中最为富庶的地方。
而后历经三朝,除了南越之地偶有战乱之外,几乎始终处于太平之中。
五年前,南齐前太子在春围中意外离世,南齐上一任皇帝齐景帝深受打击,一病不起,在京为质的晋王世子秦昀,联合手握兵权的康王,迅速掌控局势,迎立先皇幼子为帝,晋王世子和康王共同辅政。
晋王和齐景帝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康王则是他们的从兄。
齐景帝登基前曾与晋王争夺太子之位,两人多有嫌隙,登基后便将晋王封地改为最南边的越郡。
越郡潮湿炎热,瘴气横生,又与蛮族共居,局势复杂,实在不是个好地方,时人都知这是齐景帝的惩诫。
当时晋王新娶王妃,王妃出发前被诊出有孕,未免齐景帝以舟车劳顿之由将人扣下,隐瞒下这一事情。
一路颠沛,加之不适应南方水土,到越郡不久,晋王妃便早产生下世子秦昀。
齐景帝得知了此事,怒不可遏,却又无可奈何。
后齐景帝于登基后的第十二年,以开办官学为由,使各地藩王、豪强世家送子弟进都城入官学之首,名曰学宫。
晋王世子秦昀终究还是来到了齐都,开启了名为游学实为质子的都城生活。
为了引导各地重视官学,齐景帝将自己的皇子以及部分大臣的儿子也送入了学宫之中。
南齐民间对于学宫中发生的事情众说纷纭,加上学宫守卫森严,彦朝的探子也很难探听到有用的消息。
但不管是怎样的传闻,有一点是始终不变的,那就是父辈的恩怨也延续了晋王世子和前太子身上,两人自进入学宫起便针锋相对。
凭借着身份,前太子身边聚集了一群学宫学子,里面有家里本就是太子一党的,有阿谀奉承未来君上的。
更重要的是,无论老师还是学子,就算不奉承他,也实没有与他作对的道理。
传闻中,前太子宽厚仁慈,唯对晋王世子刻薄严厉,晋王世子在越地时也是尊贵无比,如何能够忍耐,两人曾出了几次冲突,连齐景帝都惊动了,各打了几十大板,那之后才总算消停。
年纪稍长之后,聚集在前太子身边的人越来越多,便是前太子不找晋王世子的麻烦,也总有人愿主动请缨,秦昀不堪其扰,多次上书请齐景帝放他回越郡,齐景帝皆不允。
若没有后面春围的意外,这也许只是皇家兄弟不睦的小小插曲,在史书中最多只占几个字。
有了这场意外,一切都截然不同。
按照朝廷的说法,前太子之死乃是春围时有流寇混入猎场之中,惊其马使其与卫兵脱离,而后行刺杀之举。
但这样的说法显然不能服众,皇家春围竟叫流寇混进来,叫人如何相信?
坊间暗暗流传的则是,前太子是被晋王世子所杀,至于过程,有说是晋王世子早安排了人埋伏在猎场之中,只待太子落单便动手,也有说是太子安排了人想杀晋王世子,却遭反制。
总之,不论过程如何,人们都认定了此事不是意外。
但若非亲历者,恐怕谁也不敢断言事实如何。
几年过去,人们再谈论起这件事时,也只是抱着又窥探到了一点儿皇家秘辛的兴奋心情,不会有人去质疑晋王世子是否叛乱。
毕竟他也是南齐皇室,而且当时的风波在他的雷霆手段下很快平息,近些年在他的治理下南齐愈发富庶强盛。
民以食为天,能吃饱,赋税也轻了,仓库也堆满了,普通百姓并不会介意坐在高位上的人究竟是不是正统,又使过什么阴谋。
也只有一些迂腐的儒生、曾与他作对的权贵,偶尔攻讦两句。
近年来,南齐与大彦也算相安无事,徐明硕为何要让自己来刺杀晋王世子,织玉始终想不明白,就算只是为难她,那也应该将矛头对准关系不佳的北魏才是。
无论徐明硕有何打算,她却不能不听从。
至于霍芝茵带给她的那个消息,织玉沉着脸走进南齐合水城。
她要找的人,竟然就是自个儿刺杀对象的兄弟,她不知道是该笑还是哭,这种巧合,实在是她不愿看到的。
此时距离她在林城接下刺杀晋王世子秦昀的任务已过去一月,这一月之中,她先是从林城到了齐都,在齐都待了一段时间之后,又从齐都来到了合水城。
在齐都的日子,织玉深感晋王世子在齐朝的威名与权势,与她想象中的因有才能而颇有名气的普通王府世子相去甚远。
秦昀刚掌控局势的那段时间里,自然有很多人不服气,明里暗里对他下手,可是无一例外都失败了,秦昀依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晋王世子,曾经的太子党却七零八落,再也掀不起半点水花。
至于他是如何从康王手中夺得兵权,迫使康王深居简出不再过问政事,又迎回父亲晋王,却与晋王政见不合,那又是另一个故事,并非织玉关注的重点
织玉刚到齐都的那几天,和徐明硕在齐都的暗桩取得了联系,本是想请他们帮忙让她能接近秦昀,谁料对方听了直接让她回去跟三殿下服个软,说是他生性谨慎,出入皆有重重卫兵相护,身边近侍也俱是可信之人,细作探子难以近身。
她自己又在齐都打听了几天消息,发现确实如此,一时愁眉不展。
唯一的收获,大概是弄明白了晋王世子与晋王府二公子之间的关系。
晋王府二公子秦曜,生母乃是晋王侧妃郑氏,出生于越郡,长于越郡,直到五年前,才从越郡第一次来到齐都。
虽非一母同胞,但据说这兄弟二人关系很好,甚为亲近,秦曜另有一同父同母的亲弟弟秦暄,但与这秦暄的关系反倒不佳,兄弟二人常有龃龉,令郑氏苦恼不已。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