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巫的巫家寨
马克坚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未来小说weilai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桂馨家住一晚,再坐车回到巫家寨。
回来的路上奶奶交待畏孙不能说自己是哪家的儿子,家里的太奶奶们已经商量好了。看到畏孙一路的表现,奶奶回来就夸奖二婆婆眼毒。
回家第二天,正是一个好日子,举行了隆重归祖仪式,家里杀了一口猪办酒席。家里每次喂四头猪,都是二太奶奶负责,猪种都是大姑婆正月送来,年前四个姑爷带家人回寨,一天宰两头,大姑爷与二姑爷动手,三姑爷和四姑爷打下手。这两天家里最热闹。头一天要请寨里的宗亲喝酒,留下过年的肉和要送的肉外,全盐腌了制腊肉,可以吃一年。
巫畏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四个太奶奶的盯着下,在品字塘上面那口最浅的池塘里,让奶奶手把手教会游泳。教会游泳后,就开始由大太奶奶教武术基本功。开始几天,累得巫畏走路都变形,晚上睡觉前,大太奶奶都要帮畏重孙泡完药澡后按摩一通。
等到巫畏的基本功练到达标后,大太奶奶和三太奶奶每晚都用缠着布的木板抽畏重孙的全身,开始有痛,后面就不痛了,不痛了就越越抽越重。抽完泡药水澡后按摩。看到畏重孙一不认生,二再苦也不喊累,长辈们开心得不行,天天要夸一通畏少爷。
二太奶奶夸奖畏重孙硬是吃过东北饭的,身体结实、匀称、高大,比当地同龄孩子高出一个头了。用面粉养大的孩子,皮肤也好。
四太奶奶说,这是接了大孙媳的脚。身材与长相完全是大孙媳遗传的,只性格接了大孙子的脚。
接着学拳术套路和棍术套路,这时巫畏已经能连贯地翻十三个空中筋斗了。同时还要参加了寨里的武术队,每天凌晨要去祠堂里的大厅,跟寨里的男孩一块练武,师傅是寨里的一位叔爷。
等到巫畏七岁读小学时,四太奶奶与奶奶已经将家里的蒙童教材全教授完了,唐诗三百首全能背能默写能解析了。每周要跟三太奶奶睡一晚,让三太奶奶传授术法。那术法的神奇,把大巫迷得完全到了如饥似渴状态。术法咒语,三太奶奶念一遍便能记住。那些有些神奇的招式,三太奶奶示范一遍,大巫便能使出,行上令便有法力。
学了七周后,巫畏早晚放学回家的路上,偶尔真能看见传说中的那些东西,就主动担负起保护同寨女生的任务。
反正巫畏从回家时起,可能是在东北就这样,身上总是斜挎着一个军用挎包,里面放一本《唐诗三百首》和一只铜哨子。书包交叉着斜挎着。遇到路边有这些妖魔鬼怪时,巫畏都要吹一声哨子,偶尔会大喝一声,妈拉个巴子,你他妈找死。
巫家寨到大队学校有三里路远,中间没有村子,但中途要经过一座尼姑庵。庵子建在一个巨型山崖下,初一十五,巫畏的二太奶奶都会去庵子里进香,从前带巫畏同行,因此庵子里两个老尼姑认识巫畏。在巫畏回寨前一年才到庵子里那个小尼姑不太与外人接触,平日不是在打坐念经,就是在打理庵子里的菜园和那几丘水田。二太奶奶让畏重孙喊这个尼姑慈姑姑,不能喊师父。那年轻尼姑每次都要摸一下畏少爷的头,用外地话跟畏少年聊一会。
有时上学去,奶奶会让畏孙给三个尼姑带些家里做的小吃。一般是以面粉或糯米粉为原料,掺上花瓣或什么草药做的,清蒸或油炸。用一个专用的篾织食盒提着,食盒里用奶奶从洛阳带回来的一个搪瓷盆装着食物。每次都交待畏孙不能打开食盒让人动手拣了吃,出家人有讲究的。
巫畏家里条件好,每年两个爷爷和巫畏爸爸一代都会寄钱和物资回来,过年过节,四个老姑婆,就是巫畏爷爷的姐姐和妹妹,都要回娘家送节的。
二太奶奶和三太奶奶还会纺纱织布,五个老人在老宅后面的山地里种了一块大棉花田,因此每年要给庵子里三位尼姑置一身袈裟。
奶奶有架缝纫机,平时也帮寨里其他人家缝衣服,象征性收一点手工费。寨外人家过年前请去做衣服,奶奶都婉言回绝,理由是家里有四个老人和一个孙子,真的没空。只是奶奶娘家人的衣服是将布送过来,奶奶回娘家量一下尺寸,平时做好,年前去送年节时将衣服带过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追书书】《长生修仙:从福修开始》《上流玩法》【读趣阁】《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新铅笔小说】【小燕文学】《洞中避难所》【梦琪小说】《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