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苏良嗣只能从现实的角度去解决问题,那就是大唐的三省六部九寺五监二十四司,这可是大唐王朝执政机构的重要框架。

这个框架,已然十分的完美,贸然增加一个部,这很容易导致朝堂政局的动荡,更会涉及到方方面面,很容易让人无所适从。

总之一句话,苏良嗣要做的就是要阻止所谓的教育部的出现。

随着苏良嗣站出来,另外好几位相熟的官吏们自然也站了出来,为苏良嗣摇旗呐喊,吆喝几嗓子。

当然,大家都绝口不提程三郎,就连眼神都不敢朝站在那里眼珠子骨碌碌乱转的程三郎方向歪一下。

就是害怕这货恼羞成怒了跳出来搅场子,毕竟我们都没有针对你,我们只是就事论事。

李世民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只是时不时脑袋微微一动,却让在场的臣工,都感受不到他到底是在认同大家的建言,还是在反对。

等到苏良嗣等人叽叽歪歪完,李世民这位大唐英明之君,手指头在御案上敲打了好几下之后。

目光缓缓地扫过一干臣工,这才沉声言道。

“诸位卿家方才那番言语,朕焉能不知,我华夏一脉自上古以来,都重视传道授业以育英才……”

“五帝时期的就设有‘成均’以育才俊,在夏为东序,在商为右学,周代的太学名为上庠,战国之时亦有稷下学宫……”

程三郎听得亦是精神一振,他倒真没有想到,原来教育这一概念,早就在夏朝以前就已经有了雏形。

而随着老丈人的侃侃而言,程处弼这才知晓,汉朝设立的太学,

而晋武帝司马炎始设国子学,设国子祭酒为主官。至隋时,在太常寺下设立了国子寺,以国子寺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

开皇十三年(593)国子寺不再隶属太常,成为独立的教育管理机构,复名国子学。

大唐立国之初,亦设国子学,直到贞观二年,将国子学改称国子监,同时成为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

监内设祭酒一人,为最高教育行政长官。且规定“凡六学,皆隶于国子监。”

所谓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

说到了这之后,李世民顿了顿,这才又缓缓开口言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覆汉

覆汉

榴弹怕水
负大任,回千年,群雄并起三国乱,逞义气,斗江山,逐鹿中原起烽烟,狂风起,旌旗卷,刀关剑影月光寒,图天下,留美谈,万里山河碧血染。一个古汉语专业大学生坑爹穿...
历史 连载 503万字
回到过去做财阀

回到过去做财阀

小鱼的命运
这是一个大洗牌的时代,旧霸主已经退位,新霸主尚未上位!这是一个回到过去,在这个大洗牌的时代,最终成为当世第一财阀的故事。国家拥有财阀?分明是财阀拥有国家好吧!本书又名《回到二战财阀立国传》,《南洋财阀立国传》,《开局欧洲,立国南洋》,《开局财阀,截胡小日子》……————书友群:739209015欢迎大家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历史 连载 537万字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鲇鱼头
来自西伯利亚的北极熊裹挟寒流一路南下。面对全世界的质问,乔治理直气壮:我蛮夷也!
历史 连载 266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374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