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烟波》转载请注明来源:未来小说weilaixs.com
晏城的平静并没有维持多久,大约在赏花会后半月,边疆就传来了打仗的消息。
战斗由敌方发起,因敌早已占据了晏朝三座城池,所以战场在临时建立起的城门隔离带附近。
敌军试图攻城掠池,我方寸步不让,默默对峙。
仅从传回的只言片语,只能窥见边境战况只激烈,更细节的,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传信官也无暇仔细罗列。
举国上下都不希望打败仗,若是这一仗败了,就意味着晏朝的国土进一步缩小,即便站场离晏城还很远,但,一步退,步步退,一直战败,晏朝易主只是时间问题。
边境打起来,一刻也不得安宁,晏朝朝廷也是一样,众大臣每日在朝堂上激烈辩驳外交问题,有主战派,就有主和派。
主战派的观点很简单,如今外族的狼子野心一点儿也不遮掩,他们原本的目的可能只是通过战争掠夺一些物资,但现在发现晏朝的军队也不是铁板一块,完全可以获得更多东西,那,何乐而不为呢?
敌人的野心被喂大了,那求和只会助长对方的气焰,让他们的胃口更大,更心无旁骛地向晏朝发动战事。
主和派也有话可说,自古以来打不过就求和,以获得喘息之机,而后养精蓄锐,重整旗鼓的例子不少,晏朝如今打不过对方,最大的问题,是军队青黄不接。
如今边疆的精锐军不过数千,其余的大多是零时抓去充军,敌人本就骁勇善战,这种兵上了战场,不过是做炮灰的命。
短暂的低头换来修整的时间,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
两方就继续打仗还是求和换取短暂和平的问题每天在朝堂上吵,孟帝高居王座上,有冕旒的遮掩,没人知道他脸上的表情,也就无从判断他的立场。
孟帝是怎么想的,就连他身边最亲近的大臣都不知道。
边境战事还在僵持,至少我方没有很快节节败退,还有喘息的机会。
自从边境战事又起,淑宁就在晏城活跃起来,她心中担心陆颐蹊,但又不像陆夫人那样,将全部希望寄托于神佛。
她不再成日待在府中,开始频繁奔走,与陆颐蹊往日的同僚和好友相见。
深夜来临的时候,她总是会感到痛苦,那种痛苦的根源是自己做不了什么,淑宁只能多多了解朝廷的风向,边境的战况,以及,趁乱稳住自身,找到真正搅浑水,并害死陆将军的人。
作为公主,淑宁并不能直接参与政事,因此势单力薄,大部分时候,她都与陆颐时一起。
陆颐时能通过祭酒大人了解许多情报,如今朝廷上的官员,绝大部分都曾是祭酒大人的学生,因此要知道一些消息,还是很容易的。
朝堂争论了几天,而后发现边境依然□□,没有被敌军打下来之后,焦灼的气氛便有所缓和。
开始有观望派出来说话,他们的观点也很简单,敌军的进攻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最高强度的战斗已经过去了,战斗讲究气势,到现在还没能越过晏朝的兵士夺去一个城市,就足以说明,这一场战争,敌方应该无法达成他们的目的了。
所以,不管未来要继续战斗,还是求和舍弃一定的利益,换取一段时间的和平。都可以等战斗结束,敌军撤兵之后再做决策。
随着时间拉长,持这种意见的大臣占了多数,皇帝也终于松口,说等边境战斗的结果。
若是守下来了,那朝廷就可以选择继续打或者议和休养生息,到时候即便是议和,也多了可商量的空间。
外邦攻打我朝,不就是看上了丰裕的物资和土地么?到时候便偿他们一些银钱物资,只要不割土地,一切都可以商量。
当朝的大臣和皇帝都是这么想的。
淑宁看完陆颐时整合过后的各方态度文书后,只是无力地叹气。
她突然说:“这几日我频繁外出,见街道还是一如既往的繁华,可路过巷子时,却发现宿于泥地的乞丐变多了,且多是幼童。”
陆颐时知道淑宁的意思,他眼眸中有深藏的无奈,“嫂嫂仁心,可怜那些人,但没有办法,晏城是国度,看起来还要好一些。这就是战争,壮丁被征兵后,仅存老弱在家,能吃上饭已经十分不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文豪1978》《游戏搞到一个亿》《我!清理员!》《我娘四嫁》《种花家的兔子[星际]》《我靠弹幕成为柯学传奇》《松田的酒厂二周目》《修仙女配谋长生》《渣攻改造,BE改写HE》《好感度拉满后我成了黑月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