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喜过后就是苦涩,陆颐时支开书童,独自一人坐在书房里。
兄长寄来的家书,他还没有写回信。
朝堂上发生的事情不少,这几日太子平定造反回到晏城。皇帝的态度暧昧,太子的行为也相当沉得住气。
他没有讨赏,回来之后就安分地待在太子府里,据每日上朝的师兄弟说,这几日朝堂上的气氛十分诡谲,明明太子办成了事,皇帝却不那么高兴。
太子及其党派的大臣全都夹起尾巴做人,早朝的时候几乎没人发言。
诡异的不仅是这个,就连二皇子和其派系的大臣也不发言了,虽说太子凭借天然的身份优势一直占据上风,且平反有功,但因阴晴不定的皇帝,这功劳也成了烫手山芋。
陆颐时一边想这些事,一边准备落笔,他笔尖悬停在面前铺开的信纸上,没有写自己的猜测,而是把最近朝廷的事情简单描述了一遍。
写到一半陆颐时叹了口气,皇帝身强体壮,皇子羽翼渐丰,权力的更迭总是伴随着斗争。
可,现在的晏朝内忧外患,外族对晏朝的国土虎视眈眈,内,随着一代代的改革,晏朝对地方的管控越来越松,现在恶果一下子爆发出来,地方频频造反,官员和驻军形同虚设。
甚至,造反里可见他们的影子。
陆颐时有点写不下去了,他放下笔,揉了揉额角。
他看不到晏朝的未来在哪里。
算了。陆颐时想,已经陷入了困境,但短时间各方面都没有什么大动作,不知道是不是好事。
对于父亲的死,在晏城的陆颐时这段时间也没有查处什么来,他暗中调查了当时父亲身边的许多人,但证据指向很杂乱,有说是皇帝动的手脚,也有说太子,甚至还有说是外邦间谍的。
看着手下探子送来的消息,陆颐时觉得简直可笑,若是敌国的间谍能直接潜入我方的将军身边,甚至将他杀死,那晏朝如今还没有改姓,着实是一个奇迹。
何况陆将军战功赫赫,不知打了多少场胜仗,沦落到如今这个境地,除了内部原因,不做他想。
陆颐时踱步至窗边,看着屋外的枇杷树,他眼神幽深,好像想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想。
/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