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小说【weilaixs.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奸臣》最新章节。

确实很鲜艳好看。

秦远量了手串的大小,自己刚好可以戴在手腕上。他和梅御史差不多高,这手串应该就是梅御史所佩戴。但男人平常在手腕上戴这种东西,特别是为官的人,多少有些不合适,容易招惹笑话。梅御史大概因此才将手串放在了随身携带佩囊之中。可见这手串对他来说,也算是挺重要的东西了。

梅子言今年三十九岁,早已娶妻,并育有六名子女。秦远就命人将手串拿给梅子言的妻子瞧,看看这相思豆手串是否来自于御史夫人那边。但那边很快传话来说不知,秦远再问管家手串的来历,管家迷茫的摇头,表示他也不知道。

手串一定是个对于梅子言来说很重要的人所赠,所以梅子言即便不方便戴在手腕上,也会放在佩囊之中随身携带。

秦远再一次询问管家:“你真不知”

管家连忙摇头,诚挚地跟秦远表示他真的不知,“不过倒可以问问家郎君身边的那两个贴身小厮。“

管家随即将小厮叫来,二人看过相思豆手串后,皆疑惑地摇头。

“倒没注意过,想来郎君一直藏在佩囊之中,不曾拿出来让我们瞧过。”

两名家仆叹道。

秦远推敲既然这手串既然对身边的家仆都保密,那送梅子言手串的人应该不在梅府。而梅子言与赠手串人之间的关系很可能是偷。

秦远命两名贴身家仆从实交代,“你们郎君在外头是不是有相好之人”

俩家仆互看了一眼,齐声对秦远否认。

秦远也懒得费工夫,直接请谢罪来审问二人。

不到一炷香的工夫,谢罪便问出来了。梅子言在外头确实有一人,待她十分不同。但此女子却并非是梅子言所养的外室,而是群贤坊平达道观内一名道姑,道号妙善。

“据二人交代,妙善道姑博才多学,善解人意。梅御史与妙善道姑一见如故之后,遇到烦闷心事,就会去群贤坊找妙善道姑谈心,时间久了,便成了习惯。梅子言每次去谈心的时候,只会带这两名贴身小厮去。二小厮就在屋外等候,倒也不知梅御史与妙善道姑在屋内都做什么。”

谢罪继续告诉秦远,两名家仆听秦远问起相思豆的时候,便立刻怀疑是妙善道姑。因为除了妙善道姑,他们实在是想不出还有什么别的人会送这种红豆手串与他们家郎君。

秦远便立刻带人追查至群贤坊,包围了平达观。平达观内却没有妙善道姑。

道观里其她人告诉秦远,妙善道姑在两天以前就已经离开长安城,外出游历去了,是突然下的决定。当时大家还有些不舍,但因为妙善道姑去意已决,她们也不好强行阻拦。

秦远带人搜查了妙善道姑的房间,除了随身衣物被收拾走了,多数东西都还在。妙善道姑的房间比较宽敞,还有一间杂物房。秦远的人随后在装杂物的箱子底找到了一颗相思豆,后又找到了一帖方剂,写方剂的纸张已经有些陈旧了。秦远让人拿方子去找懂医的人询问,被告知这方剂为避子的配方。

一名已经出家的道姑,不仅有相思豆,还有避子方剂,足以说明这位妙善道姑并非是完全出家修行之人。秦远再审道观其余人等,得知妙善道姑确实常与梅子言往来。三天前的清晨,梅子言就来过妙善道姑这里,但很快就离开了。第二日,妙善道姑就突然辞别,逃离了长安城。

道观里的人其实私下里都猜测妙善道姑与梅子言的关系不一般,但因为并没有证据证明二人有奸情,同时梅子言每次驾临道观都会给道观里捐一笔很大方的香油钱。大家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混过去了。这次妙善道姑忽然离开,道观众人在私下有过各种猜测,猜测最多的说法是妙善道姑与梅子言闹掰后伤心欲绝,所以逃离。

在道观里,聪慧道姑与妙善道姑的关系最好。

聪慧道姑今年刚满十八岁,人年轻单纯,被叫来问话后,便口气很坚定地告诉秦远,“二人并无私情,妙善师姐人好心善,因梅御史总有烦心事,便不得不帮为他开解,劝他宽心。”

秦远令聪慧看了相思豆和避子方剂,问她该怎么解释。

“这”聪慧道姑难以置信,“这不可能难道她在骗我”

“对了,她临走时,我问过她会去哪儿,她说她会往北去,先到胜州去瞧一瞧草原,她一直向往牧马放羊的生活。”

聪慧道姑赶忙跟秦远等人提供线索。

秦远立刻命人分成十队人马,一队往北去,四队往南,余下各三队往东和西。

聪慧道姑听到秦远的分配,惊讶不已,连忙跟秦远纠正道:“秦寺卿,我是说她、往、北、走”

大理寺司直王振在旁听道姑一字一板地纠正,忍不住笑起来,对聪慧道姑解释道:“既然这妙善道姑一直以来都在骗你,那里会真心告诉你她真正想去的地方么”

聪慧道姑愣了下,然后委屈地瘪嘴,不认命却又不得不赞同地点了下头。

秦远随即汇总了在平达道观所调查的有关于妙善道姑的情况。

妙善道姑今年三十六岁,样貌姣好,平常虽然身穿素净道袍,不用胭脂水粉打扮,可瞅着就如二十七八的女子一般年轻。她原本在商州的静安观出家,大概在七八年前,她以游历为名,拿着商州静安观道长给她所写的证明书信,来到了长安城。平达观的道长见她人机灵懂事,又同是道友,便收留她在观内生活。妙善道姑这一住就有许多年,因她性情随和,做事极为讨喜,在观内人缘好,又与长安城内几位有身份的人家有结实和来往,可为平达观讨到不少香火钱,道长自然欢喜她能继续住下去。

“都哪几位有身份的人家”秦远问。

“九品至六品官的大概有二十几人。最近刚结交的,身份最高的就是秦将军府、温府,还有秦府。”

王振在说到最后一个的时候,特意瞄了眼秦远。

秦远从王振的表情中领悟到了,“难道说这秦府是指我的府邸”

“正是秦寺卿的府邸。”

王铮告诉秦远,从上个月开始,秦府决定每月捐些香油钱给平达观,揽下这活计的道姑就是妙善道姑。

“秦寺卿并不知此事”

“还真不知道。”

秦远打发人去问方喜,方喜也不清楚,立刻去问管账的蔡阳是怎么回事。

蔡阳急急忙忙,满头大汗地跟秦远解释:“奴听说别的府邸每月都要往道观捐些香油钱攒功德,已经是惯例了。哪家为官的若不做这些,便会被人当丑事去说,笑话一通。奴便选了平达观,以郎君的名义,每月捐些钱过来。奴在上个月的时候,便想告知郎君,可要说的时候,郎君便说这些琐碎事,就按照惯例来就成,不是大事就不必上报。”

秦远确实说过这话。

“但你为何偏偏选了平达观”秦远发现蔡阳在说话的时候,手有些紧张地手抓着袍子,更觉得这里头有猫腻,“崇仁坊附近便有道观,你为何舍近求远,选择在平达观”

蔡阳垂眸道:“那日奴出外采买,马车不小心碰倒了一位道姑,搀扶她起身之后,就闲聊了几句,道姑便跟奴讲了这长安城各大府邸捐香油求福的惯例。她听说我来自秦府,便说这秦府刚立起来,为了以后荣昌顺达该多拜一拜,上香才是。再说这暗地里形成的多规矩,如果唯独秦府没有,事情做不全面了,那必然会招来其它权贵们的笑话。

奴觉得她所言在理,就具体问了各家该捐多少,有什么讲究。这道姑倒是极有耐心,和奴讲得很细致,还跟我推荐了几处长安城有名的道观。奴觉得她人不错,便问她来自何处,便说了平达观,这才将平达观讲了一通,还说秦将军家和温治中家都在他们道观捐香油。奴听这两位郎君的朋友都在她家道观,选这道观肯定错不了了,便定了平达观。”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从流民开始修仙》《男主怀了我的崽》《独家报道》《重回年代赶海打猎》《一人之下:我开启了神话纪元》《大明:嘉靖修仙啦》《全民诸天三十年后》《我在妖武乱世,武道成神》《团宠幼崽爱护计划》《谍海青云

天才一秒记住【未来小说】地址:weilaixs.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娇妾(春染绣榻)

娇妾(春染绣榻)

凤子君
中山王府内纷繁复杂,盘根错节。既有出身王府的王妃魏氏,又有老王妃娘家侄女李侧妃,还有淸倌儿出身极得中山王宠爱的白姨娘,更有跃跃欲试准备分宠的若干通房。初入中山王府的贺兰春发现,都说侧妃不易做,她这顶着前朝女帝侄孙女身份嫁进中山王府的侧妃更是难上加难。内容可以解读为《都说我是红颜祸水怎么办》《姑祖母太彪悍给我留下了后患》《她是一个野心家,然后才是一个女人》爽文,宅斗,宫斗,权谋,不可考究架空文,只愿
历史 连载 35万字
绍宋

绍宋

榴弹怕水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
历史 连载 417万字
穿越之富甲天下

穿越之富甲天下

大篷车
好吧,这是一个关于发财和美女的故事。嗯,确切点说,是在古代捞银子和泡MM的故事........
历史 连载 172万字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剑从天降
这是一个内测玩家带着角色数据乱入现实东汉末年的故事。开局中平五年大乱中的并州,这一年董卓还未进京,丁原还在路上,吕布尚未崛起,貂蝉正待长成。首先第一步,走吕布的路,让吕布无路可走。
历史 连载 210万字
重生美人手册

重生美人手册

谷扇
她在花骨朵般的年华不小心就挂了,挂便挂吧,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可她的好父亲逆天改命,她又活过来了,人生境遇真是爽歪歪!谁说女子不如男,她偏要做那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勇猛的女汉子也有柔软的一面,梦想着有男子踏着五彩祥云来娶她,不管是阿猫阿狗,她都嫁了。不曾想梦想变成现实,她掷下豪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乱世中血腥杀戮的故事在男女互诉衷肠中渐行渐远,多了三分柔情、七分缱绻。(本文甜宠,男强女强,联
历史 连载 47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