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招魂(2)
十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未来小说weilai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仙师因何而来?”
这个世界,既有横行作乱的妖魔鬼怪,自然就该有降妖伏魔的神佛仙人。但,约莫是九重天上一层又一层的金顶云翳太厚,蒙住了神佛的眼,抑或是凡尘太重,怕折堕仙人轻飘飘的衣袂。总之,四百年天堑翻不过,凡人至始至终无缘再得见神迹。
不得见,自己开,总行了吧?
因乱象生,相辅相成。几百年间,仙门道家可谓是如雨后春笋,择神山灵岳而栖,立道法,授仙术。终年如一日弥漫山巅的大雾,见风雷就长,怎么也触不到云端。
降妖除魔,护佑一方。寻长生道,问修仙途。
口号是一句比一句喊得响亮,说来轻巧,难如登天。现实里,仙门的确也是那重山峻岭之上的穷途。任朝圣者跑折腿仰断脖,穷其一生,莫说求道,连山门往哪个方向开都没摸清。
可若是门槛高得这样拒人千里,这些仙门道家岂非很快就要人丁凋零,无以为继?
倒也不是,要等机缘。机缘一来,山门自开。
“我受指引,夜观天象,东天星宿无故乍亮,便东巡而下。机缘巧合,来到此处。”说话人生得一张菩萨面,低目不见悲悯,反是睥睨生威。一袭黑袍吞足曳地,徒增神秘诡谲。
看着好凶。
胜在她身后站了个捧剑含笑的白衣后生。年纪极轻,长身玉立,仙姿佚貌。一眼就知非池中物,望之如沐春风。
正是云歇与游莲一行。
机缘在哪儿,什么时候来,这类神神叨叨的东西,自然不是云歇这等非仙门族类能知晓的。
云歇也懒得糊弄。
且比起故弄玄虚,人们更笃信头顶上亘古不变的日月星辰,赐他们风霜雨雪,餐衣苦乐。虽说天象一则,何尝不是故弄玄虚中的佼佼者。
然计不在高,有用就行。
再摆个穿一身白的游莲往身后一站,不就得了吗。
反正,坐在堂上的崔家老爷与崔家夫人,只敢与白衣这位回话一二。至于黑衣那位,他们是半眼不敢亵渎。云歇一开口,二人便眼观鼻鼻观心,满心恭敬没有二话。
除非忍不住。
崔家老爷圆脸叠出三层下巴,眉头攒满愁色,手指颤动数下,一掐指腹,终于开了口:“仙师远道而来,老小子与全家人不胜荣幸惶恐。若能为仙师之事效力一二,更是三生有幸,万万不会推辞。只是,只是……这里是南边。”
话一出,堂中一静。
游莲挂嘴边的笑,就跟荷叶上顶的露珠似的,散不了。他衔着笑,不动声色,一双眼览过全堂。
下人们都挥退出去了,主位坐着两人,都生得一张圆脸圆眼,面相带善,衣着雍容。一位是面有病色正用眼睛骂崔老爷的崔夫人,一位是以为自己说错话恨不得掌嘴扼腕中的崔老爷。最后回到眼前这人。
她坐在一把梨花木交椅上,一根伶仃带子系发,满背乌浓泼雾。主人家本欲把她奉上主位,她不想,自个儿随便挑了张客座。顺便袖子一扫,把人送上主位。
主人家本就满心惶恐,哪里敢僭越,忽然脚下生风,手脚半点不由己,被无形风硬生生推了上去。屁股是落座了,心肝胆还稀稀拉拉掉在原地呢,半天归不了位。
原先还很有疑窦,当敲门的又是个招摇撞骗的街溜子,充其量皮相好些。这一番惊魂后,对来者是位从神山上纡尊下来的仙师,便信了九成九。
剩下一成,全看云歇瞎掰扯的机缘兜不兜得住。只见她闭目沉吟,掐指一算,“南边……”竟然是南边?鬼知道南边是哪边?
“南边的乌折陵。”知错就改的崔老爷忙忙道,“回禀仙师,此处正是乌折陵。泗水西起随垚关,东临我乌折入海。仙师若是从泗水之源而来,那么无论往东往南,皆可统称往东。”
得,这位崔老爷原是个上赶着给人骗的。都不需要别人下套子圆话,他自己就能把裤衩子也赔出去了。
“不错。”顶着殷殷注视的仙师睁开眼,很是有些讳莫如深道,“正是乌折陵。天机不可泄露,多知无益,我便不与你们再细说由来。”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崔家老爷连声附和,踟蹰问出第二遍,“仙师所为之事,老小子定当全力效劳。敢问,仙师因何而来?”
云歇轻轻叹出一口气:“贸贸然,竟不知从何说起。若有闲暇,二位不妨先听我讲一件往事。”
“仙师请讲。”
“我这个徒儿呐,原是个先天不足的,遍寻名医养不好,当时泡在药罐子里快溺死了。”云歇向后一指,应景似的,游莲低低咳了一声。
他这一咳,主位两双眼睛登时钉过来,盛满惊疑,要从这副强健身骨剖出点病怏怏的证据。
当然剖不出,本就是莫须有的东西。但仙师所言,定然不虚。崔家夫妇眼睛像被什么赫然点亮了,屏息听下去——
云歇娓娓道来:“那一日,冥冥之中,我一时兴起前往山顶夜观天象。天上也是亮了一颗星,只不过,那回是亮在西边。我便西巡而去,见到一稚子病得奄奄一息,求生志气顽强。机缘巧合,救下了他。”
这话听来轻重抑扬都无,叙事声调皆是平平,吊不出胃口。讲故事的人,实在很不会讲故事。
但在有心人听来,生死之事,越是轻描淡写处越令人不住去猜度其中惊涛骇浪。崔家夫人被骇得捂住心口,眼泛泪光。
游莲适时行到堂中,从容一礼:“徒儿拜谢师尊,救命传道,再造之恩。”
云歇摆手示意不必多礼:“时移世变,沧海桑田。当年我这徒儿与仙门有缘,命不该绝。我不过是顺应天意而为,实在担不得恩情。谁料一朝又见星辰亮,令我不由得想起往事,很是感慨,便与诸位提上一提。”
她这一提,将崔家夫妇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梗着咽着,话都说不利索:“仙师所言,仙师所言——”
“正是。”道法高深的仙师洞若观火,掐住二人七寸,“我东巡而来,盖因有另一位命不该绝之人,在此地受前世业火之苦。天意令我来此,救她于水火之中。崔家的,你二人可是有一个女儿,险些夭折,抚养不易。多年来,寻医问药不敢懈怠,却都道她寿数不长。”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