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入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未来小说weilai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高兴,“前天我们不是在还说,礼部动作实在太慢,卷子都批阅好几天了还没个结果。今天我才知道,不是礼部慢,实在是写的好的策论太多,他们也挑花眼了。”
“听说为了这次会元的人选,几个考官之间也争论了好几回。”谢怀雵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份叠起的卷纸来,“喏,最后才定下这个裴绎来。”
谢怀雵带来的是已经拆掉糊名的原卷,上面考生姓名等信息可谓一目了然。
不过书案前的姜同云和谢含昭,都先被卷纸上那一笔好字吸引了目光。
赞叹两句后,姜同云一目十行地看起策论的内容来。
虽说姜同云的文采并不算好,但她怎么也是从小跟在老爷子身边长大的,熏陶了这么些年,基本的品鉴能力还是在线的。
裴绎能被定为会元,他的这篇策论自然当得起一句“文采斐然”的评价。
只是除了词句之外,更能触动姜同云的是文章本身的内容。
“这篇策论言之有物,里面提到的几点都还颇有可行之处。这个人,好好磨砺培养几年,将来必定大有可为。”
“是呢!”谢怀雵一拍手掌,“方才在紫宸殿里已经争过一轮了,中枢三省都想争他去自己那儿。所有人都觉得,他必定会名列一甲。”
按照惯例,殿试一甲(状元、榜眼、探花)会被授予翰林院的官职。中枢三省多有文书工作,尤其是负责草拟诏书的中书省,里面可是有不少从翰林院借来的编外人员。
而对翰林院的官员来说,能被选去三省内,哪怕只是打打下手、抄抄文书,都能在履历表里添上光辉靓丽的一笔。
这个裴绎尚未参加殿试,就能被三省官员争抢,足以说明他的实力了。
见谢含昭还在看那份策论,姜同云便把手中卷纸递去给她,同时随口问道:“那最后是谁争赢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